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资源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常用的膜分离过程

2025年11月12日 09:33:44      来源:莱特莱德北京水处理设备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0

分享:

  常用的膜分离过程

  微滤

  微滤膜过滤技术,使过滤从一般比较粗糙的相对性质,过渡到精密的性质。它可以分为表面型和深层型两类。

  我国的微滤膜技术的研制和生产起步较晚,70年代以前我国几乎没有专业的人员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十几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微滤膜、微滤组件单元及其相应的配套设备,在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可达到水平。微滤的总销售额比所有其他膜过程之和还要大,年销售额目前已达到15亿美圆。特别是通过国家“七五”和“八五”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后,使我国微滤膜及其配套部件又有了新的长足的发展。

  使用超滤膜的是天然动物脏器薄膜。历1861,1867,1907,1960,1963,1965,都是超滤膜技术取得进展的年份。我国在超滤技术上的应用,先是研制出来管式超滤膜及组件。

  微孔滤膜应用范围

  鉴于微孔滤膜的分离特征,微孔滤膜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从气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细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达到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

  具体涉及领域主要有: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明胶、葡萄酒、白酒、果汁、牛奶等)、高纯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饮用水、生物技术、生物发酵等。

  常用的膜分离过程 - 超滤

  超滤膜发展概述

  超滤膜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它利用的是筛分原理分离,对有机物截留分子量从 10000~100000 Dalton可选,适用于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分离、浓缩和纯化过程。

  常用的膜分离过程

  微滤

  微滤膜过滤技术,使过滤从一般比较粗糙的相对性质,过渡到精密的性质。它可以分为表面型和深层型两类。

  我国的微滤膜技术的研制和生产起步较晚,70年代以前我国几乎没有专业的人员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十几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微滤膜、微滤组件单元及其相应的配套设备,在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可达到水平。微滤的总销售额比所有其他膜过程之和还要大,年销售额目前已达到15亿美圆。特别是通过国家“七五”和“八五”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后,使我国微滤膜及其配套部件又有了新的长足的发展。

  微孔滤膜应用范围

  鉴于微孔滤膜的分离特征,微孔滤膜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从气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细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达到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

  具体涉及领域主要有: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明胶、葡萄酒、白酒、果汁、牛奶等)、高纯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饮用水、生物技术、生物发酵等。

  常用的膜分离过程 - 超滤

  超滤膜发展概述

  超滤膜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它利用的是筛分原理分离,对有机物截留分子量从 10000~100000 Dalton可选,适用于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分离、浓缩和纯化过程。

  使用超滤膜的是天然动物脏器薄膜。历1861,1867,1907,1960,1963,1965,都是超滤膜技术取得进展的年份。我国在超滤技术上的应用,先是研制出来管式超滤膜及组件。

  根据资料显示,1990年世界膜市场中超滤及相关装置的年销售额已达3.54亿美圆。随着膜工业的快速发展,膜工业中超滤这一分支,也必将显示出它的应用前景。

  超滤的应用

  早期的工业超滤应用于废水和污水处理。三十多年来,随着超滤技术的发展,如今超滤技术已经涉及食品加工、饮料工业、医药工业、生物制剂、中药制剂、临床医学、印染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回收、环境工程等众多领域

  常用的膜分离过程 - 纳滤◎ 纳滤的发展概述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新的制膜方法(如界面聚合法)的出现和制膜工艺的不断改进,一批新型复合膜(如疏松型反渗透膜和致密型超滤膜)得以问世,并受到极大的关注,现在人们习惯上将这类膜称为纳滤膜。

  顾名思义,是指具有“纳米级孔”的膜,它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对有机物截留分子量从150~1000 Dalton可选。

  纳滤膜组件

  纳滤膜组件的形式分类方法与反渗透一样,也有卷式、中空纤维式、管式、板式等多种。然而根据长期工业化应用总结,工业上应用较多的还卷式膜组件,它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纳滤市场。

  纳滤膜应用领域

  ◇ 食品工业

  ◇ 植物深加工

  ◇ 饮料工业

  ◇ 农产品深加工

  ◇ 生物医药

  ◇ 生物发酵

  ◇ 精细化工

  ◇ 环保工业

  常用的膜分离过程 - 反渗透

  综述

  反渗透水处理已成为当今的水处理脱盐技术,其应用领域涉及到食品、饮料、石油、化工、电子、制药、生物等。不仅可用于饮用水、超纯水制备,更可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回收、物料的纯化及浓缩过程。

  反渗透技术特点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反渗透膜原理进行分离的,具体特点如下:

  ◇ 在常温不发生相变的条件下,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适用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浓缩,并且与有相变化的分离方法相比,能耗较低。

  ◇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杂质去除范围广。

  ◇ 较高的脱盐率和水回用率,可截留粒径几个纳米以上的溶质。

  ◇ 利用低压作为膜分离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操作、维护和自控简便,现场安全卫生。

  根据资料显示,1990年世界膜市场中超滤及相关装置的年销售额已达3.54亿美圆。随着膜工业的快速发展,膜工业中超滤这一分支,也必将显示出它的应用前景。

  超滤的应用

  早期的工业超滤应用于废水和污水处理。三十多年来,随着超滤技术的发展,如今超滤技术已经涉及食品加工、饮料工业、医药工业、生物制剂、中药制剂、临床医学、印染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回收、环境工程等众多领域

  常用的膜分离过程 - 纳滤◎ 纳滤的发展概述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新的制膜方法(如界面聚合法)的出现和制膜工艺的不断改进,一批新型复合膜(如疏松型反渗透膜和致密型超滤膜)得以问世,并受到极大的关注,现在人们习惯上将这类膜称为纳滤膜。

  顾名思义,是指具有“纳米级孔”的膜,它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对有机物截留分子量从150~1000 Dalton可选。

  纳滤膜组件

  纳滤膜组件的形式分类方法与反渗透一样,也有卷式、中空纤维式、管式、板式等多种。然而根据长期工业化应用总结,工业上应用较多的还卷式膜组件,它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纳滤市场。

  纳滤膜应用领域

  ◇ 食品工业

  ◇ 植物深加工

  ◇ 饮料工业

  ◇ 农产品深加工

  ◇ 生物医药

  ◇ 生物发酵

  ◇ 精细化工

  ◇ 环保工业

  ◇ …………

  常用的膜分离过程 - 反渗透

  综述

  反渗透水处理已成为当今的水处理脱盐技术,其应用领域涉及到食品、饮料、石油、化工、电子、制药、生物等。不仅可用于饮用水、超纯水制备,更可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回收、物料的纯化及浓缩过程。

  反渗透技术特点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反渗透膜原理进行分离的,具体特点如下:

  ◇ 在常温不发生相变的条件下,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适用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浓缩,并且与有相变化的分离方法相比,能耗较低。

  ◇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杂质去除范围广。

  ◇ 较高的脱盐率和水回用率,可截留粒径几个纳米以上的溶质。

  ◇ 利用低压作为膜分离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操作、维护和自控简便,现场安全卫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全球资源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全球资源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