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资源网 > 技术中心 > 产品文库

营养米再生米生产线“三段式”工艺解析

2025年11月08日 15:12:55      来源:精密制造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

分享:

   营养米再生米生产线通过“三段式”工艺,将碎米、米糠、杂粮粉等原料重组为形态规整、营养强化的再生米,解决了碎米利用率低、营养单一的问题。其核心工艺分为原料预处理段、挤压重组段、后处理成型段,各阶段环环相扣,共同保障再生米的品质与营养。
  原料预处理段是基础,关键在于原料调配与调质,决定再生米的营养基础与加工适配性。首先将碎米(占比60%-70%)、米糠(10%-15%,需提前脱脂避免氧化)、杂粮粉(如燕麦粉、藜麦粉,15%-20%)按配方混合,通过卧式混合机搅拌15-20分钟,确保成分均匀;随后加入30%-35%的纯净水,在调质罐中恒温(35-40℃)调质20-30分钟,使原料水分均匀且达到“手捏成团、轻揉即散”状态,避免后续挤压时出现原料结块或松散问题。营养米再生米生产线通过精准控制调质水分,使原料成型率提升至95%以上,减少了废料产生。此阶段还需通过磁选机去除金属杂质,研磨机将混合原料粉碎至80-100目细度,保障后续挤压顺畅。
  挤压重组段是核心,通过高温高压实现原料糊化与形态初步成型,决定再生米的结构与口感。预处理后的原料送入双螺杆挤压机,机筒分三段控温:喂料段50-60℃(软化原料)、压缩段100-120℃(初步糊化)、成型段130-150℃(糊化,淀粉糊化度需达85%以上);螺杆转速控制在180-220r/min,通过高压将糊化原料从仿米粒形状的模具挤出,形成直径2.5-3mm、长度6-8mm的米状坯体。此阶段需精准控制温度与压力:温度过低易导致糊化不充分,再生米口感生硬;压力不足(低于3MPa)则坯体形态松散易断。某工厂通过优化挤压参数,使再生米复水时间缩短至15分钟,接近天然大米口感。
  后处理成型段是保障,通过干燥、冷却与抛光,提升再生米的稳定性与商品性。首先将米状坯体送入多层带式干燥机,分两段干燥:第一段60-70℃(快速脱水,水分从35%降至18%)、第二段45-55℃(缓慢烘干,水分降至12%-14%),总干燥时间40-50分钟,避免高温快速干燥导致坯体开裂;随后进入冷却机,通过冷风(20-25℃)快速降温至室温,防止余热导致水分反渗;最后经抛光机(添加0.5%-1%的食用级石蜡或改性淀粉)抛光,使再生米表面光滑亮泽,提升外观与耐储存性。此阶段需严格控制最终水分:水分过高易发霉,过低则易碎。营养米再生米生产线通过后处理优化,使再生米碎米率控制在3%以下,保质期延长至6个月。
  “三段式”工艺通过各阶段的精准控制,实现了碎米等原料的高效利用与营养升级。相较于传统大米加工,该工艺可灵活调整配方,生产出高纤维、富维生素的营养再生米,满足健康饮食需求,同时原料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全球资源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全球资源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