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资源网 > 技术中心 > 使用手册

医用洗鞋机的工作原理与技术核心

2025年10月29日 11:22:10      来源:兴旺宝精选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6

分享:

在医院日常运营中,手术鞋、医用鞋的清洁消毒是院感防控体系中极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传统人工清洗方式存在效率低下、消毒不标准不一等诸多问题。医用洗鞋机的出现,通过机械化、标准化、可追溯的清洗消毒流程,为医疗机构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成为守护医患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医用洗鞋机的工作原理与技术核心

它是专为医疗行业设计的专业设备,其核心工作原理基于“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用”的十六字要求。

设备工作时,首先将待处理的手术鞋或医用鞋放入专用清洗篮筐,机器自动完成关门、进水、加热、清洗、漂洗、消毒和烘干等一系列操作。其清洗过程通常通过高压水流和专用旋转喷淋臂(或刷洗装置)实现,能有效去除鞋子表面和缝隙中的污物。消毒环节是其技术核心,主要采用湿热消毒技术——通过加热水至高温(通常稳定在85-95℃)并维持特定时间,杀灭病原微生物。衡量消毒效果的关键指标是A0值,这一概念由David Hurrell于1996年提出,用于量化评价湿热消毒效果。干燥阶段则依靠高效的热风干燥系统,迅速蒸发鞋体水分,避免潮湿环境导致二次污染。全程由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参数,确保效果稳定可靠。

二、为何医疗机构需要医用洗鞋机?

1.严格的感控要求:根据《手术部(室)医院感控规范》,手术鞋应“每日清洁或消毒,遇污染及时更换”,并提倡“一人一用一消毒”。调查显示,高达54%的手术室拖鞋存在血迹污染,大部分手术人员的拖鞋表面和底部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污染,保洁人员鞋底污染尤为严重。传统人工清洗和化学消毒(如使用84消毒液、酒精)方式存在消毒不、可能损伤鞋材、无法标准化等问题。

2.提升效率与降低劳动强度:通常具备超大容量,一次可处理15-30双医用鞋,大大提升了清洗效率,减少了人工清洗的工作量和时间,使医护人员能更专注于临床工作。

3.阻断交叉感染途径:手术鞋在手术过程中极易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排泄物等,是潜在的病菌传播载体。提供的封闭式、自动化清洗消毒流程,实现了病毒与操作人员的物理隔离,从源头上切断了保洁人员直接暴露于病毒环境的可能,大幅降低了职业暴露风险。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全球资源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全球资源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