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3日 12:01:58 来源:四川拓图伟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5
工程测量宝贵经验:
工程测量事关重大,而且并不如许多人所想的,手里操作着个全站仪就是工程测量的全部,测量人员的 水平高低,其实更体现在预见能力和谋划能力上。
步工作就是联测导线
此时应该先问清楚,设计院的导线是平面坐标还是高斯坐标。高程的获得是用什么方法,是水准还是GPS。
第二步工作一般是复核
补充征地线。设计中往往有改线发生,而中国的国情是,设计院放的征地线有时候是改线之前的,这在低等级公路,地形复杂的公路尤其多见,而你进场后,设计院一般是不会再来放线了(虽然这并不符合合同要求,但施工单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必须首先和设计院沟通,问清楚设计院放的征地线是否是最终征地线,如果不是,要问清楚设计院哪些路段是改过的,要设计院提供改线后的征地线和原来征地线的对比图表。中国乡村民情复杂,因为征地纠缠不清,严重影响工期的事情比比皆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征地放线就关系到老百姓的征地补偿情况,哪怕只是区区几百元,一样可以叫你开不了工。没有设计院的参照资料,不但测量人员会对自己的放样成果产生怀疑,和老百姓也解释不清。
第三步工作复测地面线
这步工作变化很多。我想说的是,虽然一般要求是施工单位要测地面线, 但是测量人员不要贸然动手,因为一旦贸然动手,不但意味着辛辛苦苦的大量工作全部白做,甚至意味着工程量的损失,一定要把各种因素权衡好再下决定,一 旦动手,全线的地面外业,原地面复测资料,横断面绘图,土石方工程数量表就,工作量极大。在工作开展前,我们要综合考虑这么几个元素:
1、公路等级,工程量大小。
2、业主的实力,业主的意思。
3、本单位人员配备情况。
4、估算设计院地面线的准确情况。
本人曾经做过的两个工地,一个工地方量极大,业主也是的,但是业主的要求是:施工单位测地面必须全测,不能只报局部,然后业主再下来全程检查。这样一来,业主的意思很明显,你根本耗不起这个时间,你就认了设计数量吧。那么我们就认了吧。
第二个工地,方量没多少,业主也穷,可地形复杂,和业主见面的时候,业主对超出多少百分比才补方量含糊其词。本人经过权衡,决定放弃复测,承认设计数量, 把资料补齐就算完事。一开始监理还奇怪,说从没见过主动放弃的。相邻的合同段测得正火,信誓旦旦说设计院错误很大,又说业主,设代就快认可了,但最后的结 果是:全部否定。外业算白做了,内业就当交差。这步工作工作量极大,如果操作不得法,劳民伤财,对测量人员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第四步工作:线路复核
尤其是结构坐标高程复核,这一步必须预行,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大设计院投下标以后,往往把设计工作分包,而分包单位的实力不 敢恭维。结构上位置,高程的大片出错并非没有,本人就经历过。如果你到结构开工之前才复核,那么一旦发现错误,自己又不敢确定,必然要上报,现在设计单位 工作效率大家也都知道,非常低,当然,这和业主的低效率,业主和设计院沟通不力也有关系。一旦结构位置高程大面积错误,就只有干等设计去复核,而施工单位 的工期就这样耽误了,施工队只有干坐在工地上晒太阳。其实,进场后测量人员还是有富裕时间的,应该趁此富裕时间提前复核,此时尚未开工,即使上报,设计批 复下来后可能正好结构开工,也可能超过结构预期开工时间还不多。工期就省下来了。
第五步工作:资料格式的确定
测量有各种资料,最多的就是报验资料了,开工后资料不要埋着头一股脑只管做,因为做了很可能白做。首先,你的资料很可能是应用本单位原来的格式。其次,即使是业主下发的,也可能错,所以还是要合同人员把表格格式核对一下,业主的表错了,但资料返工他可不会帮你改。
第六步工作:全线踏勘,重点观察涵洞位置,以及函长
设计院的涵洞位置的设计通常是不准的,角度偏差,桩号偏差,高程不准时有发生,估计他们的涵洞设计很多是不到现场,而是在图上定位置的。如果涵洞要开工才放样发现要变更,那么和结构坐标高程错误又一样了,要干等设计去复核变更,出变更图。有时候,一段路基 的工期往往取决于这段路基上的涵洞能否及时完工,涵长也要提前验算,尤其是在有匝道的时候,一个涵洞同时穿越主线和匝道,还是斜交的,还是在弯道上的,这 种情况涵长最难计算,设计院常错,计算方法是在CAD里模拟计算。
第七步 施工测量中应该预先考虑和谋划的东西
首先,要规划好全线的水准点和导线点。不要梦 想控制点可以从头用到尾,因为随着填高挖深,以及控制点的破坏,某些点也许后面就不能用了,所以一开始就要观察地形,联系断面图在大脑里进行空间想象,以 决定加密导线点的位置,让这些导线点能尽可能的用久一点。施工单位进场后的导线复测通常和加密导线点的过程集成为一个过程,在复测之前必须理解“施工单位 导线复测的含义”。施工单位的导线复测,是以标段为单位的,而且标段内一般是没有更高级的已知点的,这使得复测过程和设计院测量导线的过程含义不同。
施工单位只需保证两点即可:
1、本标段内各导线点相对位置的正确性。也就是说,任意取四点假设为两条已知边,两条边之间的点进行联测满足规范要求。
2、和相邻标段的起始边能闭合。只要满足这两点,那么在本标段内,导线系统是一个精密的整体,从而放出的路线也是光滑,顺接的。然后又能和相邻标段闭合,这样, 每个标段的精密的导线系统和其他标段精密的导线系统可以衔接,从而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导线整体系统。不要去想导线的坐标如何,因为没有已知点,你永远无法证明坐标的正确性。理解了上面的含义,在进行导线复测和加密时,就不必把整个标段的导线作为一条导线来测。因为导线太长,导线点太多的话,只要中间某些点 出现测角的稍微大点的误差,就会使得整条长导线发生扭曲,变形,从而出现和设计成果之间较大的误差,而且难以查出错误根源何在。所以,不妨把整个标段看成 若干个小标段,以6-7个导线点为一组,组和组之间设一条公共边,这样,某点的测角误差只会影响本组,不但导线成果精度高,而且容易查出错误所在。这样, 外业测量精度不变,却不会发生长导线误差过大的情况。水准点的布设原则上是讲究规范,严密的,对于某些大型国企尤其如此。但是,施工单位的人手通常不足, 况且本人不喜欢做无用功。我们可以在规范的基础上变通。比如,在路基施工中,中间的高程要求是极低的,全站仪粗测就够了。再比如,在山区施工中,你去 将设计院在高山的点引下来,站数多得吓人,而且往往徒劳无功,因为站数越多,出错的可能越大。那么,我就假设在一条复杂的山区公路中,如何进行水准点总体 布设的规划呢?
信息标题:工程测量宝贵经验技巧
/zhichi-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