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资源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RTK测量技术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2025年10月03日 10:33:28      来源:四川拓图伟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6

分享:

RTK测量技术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1、受卫星状况限制。

卫星系统位置在某些确定的时间段仍然不能很好地被卫星所覆盖,容易产生假值。另外,在高山峡谷深处及密集森林区,城市高楼密布区,卫星信号被遮挡时间较长,使一天中可作业时间受限制。产生假值问题采用RTK测量成果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发现。作业时间受限制可由选择作业时间来解决。

2、天空环境影响。

白天中午,受电离层干扰大,共用卫星数少,常接受不到5颗卫星,因而初始化时间长甚至不能初始化,也就无法进行测量。一般地,在同样的条件和同样的地点上进行RTK测量,上午11点之前和下午3:30分之后,RTK测量结果准而快,而中午时分,很难进行RTK测量。可见选择作业时段的重要性。

3、数据链传输受干扰和限制、作业半径比标称距离小的问题。RTK数据链传输易受到障碍物如高大山体、高大建筑物和各种高频信号源的干扰,在传输过程中衰减严重,严重影响外业精度和作业半径。在地形起伏高差较大的山区和城镇密楼区数据链传输信号受到限制。另外,当RTK作业半径超过一定距离(一般为几公里)时,测量结果有可能误差超限,所以RTK的实际作业有效半径比其标称半径要小很多,工程实践和专门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把基准站布设在测区的点上。

4、初始化能力和所需时间问题。在山区、一般林区、城镇密楼区等地作业时,GPS卫星信号被阻挡机会较多,容易造成失锁,采用RTK作业时有时需要经常重新初始化。这样测量的精度和效率都受影响。

5、高程异常问题。RTK作业模式要求高程的转换必须精确,但我国现有的高程异常图在有些地区,尤其是山区,存在较大误差,在有些地区还是空白,这就使得将GPS大地高程转换至海拔高程的工作变得相当困难,精度也不均匀。

解决办法是:进行水准联测和高程拟合:GPS的高程分量是相对于WGS84的椭球大地高H,我国采用的是正常高系统h, h=H-ξ,ξ为高程异常,它是似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体之间的高程差。所谓GPS水准,是用多个已知点反算出高程异常后,建立函数模型来拟合该地区的似大地水准面,再用数学内插方式求解任一点高程异常值,求得该点正常高。的函数模型是多项式拟合,即7参数法;此外,还有多面函数拟合、曲面函数拟合以及加权或混合拟合模型。

6、稳定性问题。

RTK测量的稳定性不及全站仪等常规测量仪器,这是由于RTK较容易受卫星状况、天气状况、数据链传输状况影响的缘故。不同质量的RTK系统,其精度和稳定性差别较大。要解决此类问题,要在布控制点时多布置一些检查点,作为RTK测量成果质量控制的检核点。

信息标题:RTK测量技术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zhichi-2213.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全球资源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全球资源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