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资源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广域差分GPS及其特点

2025年10月03日 09:54:52      来源:四川拓图伟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6

分享:

广域差分GPS系统(WADGPS)

定位系统(GPS)受美国AS和SA政策影响,导致我国GPS用户实时定位精度降低到100m左右。美国政府虽于1996年初曾宣布在今后十年内考虑分阶段停止SA,但即使停止SA政策的实施,GPS实时定位精度也难于高过±15 m~30 m。因此,从目前和今后的需要考虑,建立和发展差分GPS系统是提高GPS实时定位精度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

WADGPS技术原理是对GPS观测量的误差源分别加以区分和“模型化”,然后将计算出来的每一个误差源的误差修正值(差分值)通过数据通讯链传输给用户,对用户在GPS定位中的误差加以修正,以达到削弱这些误差源和改善用户GPS定位精度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削弱了LADGPS技术中主控站和用户站之间定位误差对时空的相关性,而且又保持了LADGPS的定位精度。因此在WADGPS系统中,只要数据通讯链有足够能力,主控站和用户站间的距离原则上是没有限制的。

WADGPS系统一般由一个主控站,若干个GPS卫星跟踪站,一个差分信号播发站,若干个监控站,相应的数据通讯网络和若干个用户站组成。按目前通行的WADGPS对通讯的技术要求是:跟踪站需不间断(至少3 s间隔)地实时地向主控站传输GPS卫星的跟踪数据。主控站要通过差分信号播发站对在1 000km范围内的用户不间断地发播差分改正值,其更新率大体是:星历3 min,星钟6 s,电离层1 h。这种传输首先必须是高速率的,否则差分改正的讯龄和时间差会变大而降低导航和定位精度;同时必须是低误码率,否则不能保证用户定位的完备性。

总之,WADGPS系统对数据通讯的要求是:

  1. 传输数据量大;
  2. 实时传输;
  3. 高速率;
  4. 传输距离长;
  5. 覆盖面大。

因此,如何实现这一数据通讯网络是建立WADGPS系统的技术关键。

广域差分GPS结构

  • 基准站(多个);
  • 数据处理中心;
  • 数据通讯链;
  • 监测站和用户。

广域差分GPS数据模型(差分改正数的计算方法)

1、与普通差分不相同

  • 普通差分是考虑的是误差的综合影响
  • 广域差分对各项误差加以分离,建立各自的改正模型

2、用户根据自身的位置,对观测值进行改正

广域差分GPS优缺点

优点:

  • 差分精度高;
  • 差分精度与距离无关;
  • 差分范围大。

缺点:

  • 系统结构复杂;
  • 建设费用高。

信息标题:广域差分GPS及其特点

/zhichi-2153.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全球资源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全球资源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