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热可导致高温圆锥滚子轴承失效的原因分析
2025年04月30日 10:22:13
来源:上海神榕特种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
磨削热是指在高温圆锥滚子轴承的磨削加工中,砂轮和工件接触区内,消耗大量的能产生大量的磨削热,造成磨削区的局部瞬时高温。这就是:磨削热可导致高温圆锥滚子轴承失效的原因。
运用线状运动热源传热理论公式推导、计算或应用红外线法和热电偶法实测实验条件下的瞬时温度,可发现在 0.1~0.001ms 内磨削区的瞬时温度可高达 1000~1500℃。这样的瞬时高温足以使工作表面一定深度的表面层产生高温氧化、非晶态组织、高温回火、二次淬火,甚至烧伤开裂等多种变化。
(1)表面氧化层
瞬时高温作用下的钢表面与空气中的氧作用,升成极薄(20~30nm)的铁氧化物薄层。值得注意的是 氧化层厚度与表面磨削变质层总厚度测试结果是呈对应关系的。 这说明其氧化层厚度与磨削工艺直接相关, 是磨削质量的重要标志。
(2)非晶态组织层
磨削区的瞬时高温使工件表面达到熔融状态时,熔融的金属分子流又被均匀地涂敷于工作表面,并被 基体金属以极快的速度冷却,形成了极薄的一层非晶态组织层。它具有高的硬度和韧性,但它只有 10nm 左右,很容易在精密磨削加工中被去除。
(3)高温回火层
磨削区的瞬时高温可以使表面一定深度(10~100nm)内被加热到高于工件回火加热的温度。在没有 达到奥氏体化温度的情况下,随着被加热温度的提高,其表面逐层将产生与加热温度相对应的再回火或高 温回火的组织转变,硬度也随之下降。加热温度愈高,硬度下降也愈厉害。
(4)二层淬火层
当磨削区的瞬时高温将工件表面层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Ac1)以上时,则该层奥氏体化的组织在随 后的冷却过程中,又被重新淬火成马氏体组织。凡是有二次淬火烧伤的工件,其二次淬火层之下必定是硬 度极低的高温回火层。
(5)磨削裂纹
二次淬火烧伤将使工件表面层应力变化。二次淬火区处于受压状态,其下面的高温回火区材料存在着 大的拉应力,这里是 有可能发生裂纹核心的地方。裂纹 容易沿原始的奥氏体晶界传播。严重的烧伤 会导致整个磨削表面出现裂纹(多呈龟裂)造成工件报废。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