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09:53:36 来源:上海友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
一部分企业在使用食品金属检测机的过程中,对于从生产线上排除下来的可疑产品,常常将其再次通过食品金属探测仪通道后,如果这一次没有再被仪器排除出来,那么就认为它是合格品,并将其顺利放行进入下一道工序,实际上这种处理方式是不科学的。本文为常见误区解答之:正确的可疑品确认方式。
1.常见误区(四)
一般来说,食品金属检测机有两组线圈,称为振动源;下面由两个相反的线圈组成,称为振动源。上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下两线圈接受感应电流ia和ib,由于线圈绕组相反,正常情况下A和B电流叠加为(ia+ib)=0。如果物体通过,感应电流会发生变化,导致不平衡的电流,即ia=ib=delta i,然后通过电路形成信号输出。但是,不同的产品通过检测通道的机理有一些不同:磁性金属以铁为例,它具有磁性,通过磁场不平衡,线圈A和B产生的电流不平衡,delta I通过信号放大电路产生信号的输出,响应为铁信号;非磁性以SUS304为例,金属在通过磁场时不受磁力线的作用,而是产生涡流。它也会引起电流不平衡,delta I通过信号放大电路产生信号的输出,响应为SUS304信号。
半导体:如盐水、纯水等,具有一定的电性能(产生涡流),会影响磁场的变化,例如,一些速冻食品在冻得不好的时候会有更多的水分,感应电流的变化是由磁场引起的,干扰了金属的正常检测,含金属产品检测率降低,会导致SUS304信号错误发送。而一些特殊的水、盐、厚积物,密度的增加阻碍了磁力线的通过,导致磁场不平衡,会误发铁信号。因此,通过食品金属检测仪探测产品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品中含有金属异物,另一种是产品本身的成分干扰造成的。如果含有杂质的产品以原样再次通过食品金属检测机,且不堵塞,判断为正常释放,则可以将其混入正常产品中。
2.误区解疑
当产品被食品金属检测机剔除出来后,应将可疑产品取出,然后根据原来通过探测头的方向,重复两次,如果都能够顺利通过,即可以确认其为合格,并流入正常产品中。如果再重复过程中,至少有一次不合格,则可直接判定其为不合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