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资源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阻旋式料位计S-DM15-13F@台风资讯

2025年04月26日 10:38:14      来源:麻城施迈赛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5

分享:

 阻旋式料位计S-DM15-13F主要用于敞开式容器的无渗液粉状及颗粒状物料进行监测或控制,不适合有压力的封闭式容器和有渗液的物料环境使用。适用于各种固体物料,对粉尘、导电、粘湿等物料特性不敏感,免维护,灵敏度可调节,可旋转外壳,具备较高的抗机械冲击性。当被测物料的料位上升使叶片的转动受到阻碍时,检测机构便围绕主轴产生旋转位移。此位移先使一个微动开关动作发出有料信号,随后另一个微动开关动作,切断电机电源使其停转。只要料位不变此种状态便将一直保持下去。当料位下降检测叶片失去阻挡时,检测机构便依靠弹簧拉力恢复原态。先一个微动开关动作接通电机电源,使其旋转,随后另一个微动开关动作发出无料信号,只要没有物料阻挡检测叶片的转动,此种状态也将一直保持下去。
麻城施迈赛工业自动化 阻旋式料位计S-DM15-13F,向阳

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220VAC50/60HZ   
耗电功率:<3W
接点容量:AC380V 3A,220V 5A
叶片转数:1转/分
物料温度:标准-20℃~+160℃
测量介质:粉状或颗粒状物料
柔性度:耐磨橡胶弹簧柔性轴
安装方式:G1  1/2 管螺纹、法兰连接

构造特点
本机壳体采用铸造铝合金压铸,具有强度高、耐冲击
壳体表面应用静电喷塑涂覆工艺、附着力强、涂层均匀、耐老化
全封闭性,的油封设计可防止粉尘沿轴渗入
扭力稳定,且扭力大小可调整,体积轻巧,安装容易
叶片承受过重的负荷,马达回转机构会自动打滑不受损坏
不必从料仓整体拆除,即可轻易的检查维修内部零组件

阻旋式料位计S-DM15-13F工作原理
本机采用同步微电机经减速后,带动检测叶片以每分钟一转的速度旋转。当被测物料的料位上升使叶片转动受到阻碍时,检测机构便围绕主轴产生旋转位移。此位移先使一个微动开关动作,发出料位信号。随后另一个微动开关动作,切断电机电源使其停转。只要料位不变这种状态便一直保持下去。
当料位下降检测叶片失去阻挡时,检测机构便依靠弹簧拉力使其恢复原始状态。先一个微动开关动作,接通电机电源使其旋转一周后使其旋转随后另一个微动开关发出无料位信号,只要没有物料阻挡检测叶片的转动,此种状态也将一直保持下去。
设备安装于料仓侧壁,通过无刷同步电机驱动传动杆末端的测量桨叶旋转,当物料表面到达阻旋安装位置时,阻止桨叶旋转,内部电机被悬挂起来,产生反方向扭矩作用于微动开关上,输出干接点信号,同时使电机停转;当物料下降时,桨叶被释放,弹簧将电机拉回工作位置,微动开关回到初始位置,接点输出信号关闭。

阻旋式料位计S-DM15-13F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请确认电源是否与标识上面的电压一致。 
.阻旋料位开关应避免安装在进料口,当无法避免时可加装防护挡板,以保护叶片不受物料冲击。 
.水平安装时,接线盒入线口应垂直朝下,电缆固定螺母必须锁紧,如有条件可加防雨罩等。 
.安装确认水平安装还是垂直安装。 
.水平安装时叶片与水平向下呈10~20o的夹角安装,以减少物料的冲击。 
.根据检测物料的密度不同,需调整扭力弹簧的拉力,比重大时扭力弹簧拉力调至强,
.反之则调至弱。

请勿随意更换扭力弹簧,以免造成误动作

阻旋式料位计S-DM15-13F安装事项

1. 在库顶选择测点时应避免物料直接冲击料位开关探测杆,为此测点与入料口的水平距离应≥1m,若入料有抛射角,应避免正对抛料方向。

2. 若应用于高料位测量,为能测到料位的高点,测点的选择也不能离入料口太远。

3. 按照料位开关安装图在选定的测点位置予埋安装法兰管,法兰平面应为水平。

4. 取出料位开关,将自带法兰盘旋上,将探杆旋接在开关上,旋紧止头螺钉。

5. 将开关插入安装法兰管,用4只M 16*50螺栓将法兰紧固。

6. 按线路图接线,通电即可。
智能保护开关ZNBH-KG-2-II 拉绳开关
倾斜开关/S-Z02-T10/IP67
接近开关QYJK03-F4A15B
声光报警器PT-SC3 AC380V
KCSP-SR 型断链(失速)检测器
转速传感器KCSR
阻旋式料位计/S-DM15-13F/国产
耐高温接近开关YM2K7-GEP
磁性开关STK-DXA6G/U:5-250VAC/DC
皮带式给煤机皮带跑偏装置/HH-5030(线长2米)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