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资源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堵煤报警器SSE-100@台风新闻

2025年04月25日 10:07:12      来源:麻城施迈赛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6

分享:

  堵煤报警器SSE-100@台风新闻带有挡板连接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煤炭、水泥及港口等行业,是带式输送机重要的保护设备。本机之叶片是利用传动轴与离合器相接,在未接触物料时,马达保持正常运转,当叶片接触物料时,马达会停止运转,机构会同时输出一组信号而测出料位高度或料仓堵塞信号。是输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配套产品。 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220VAC50/60HZ 耗电功率:<3W 接点容量:AC380V 3A,220V 叶片转数:1转/分 物料温度:标准-20℃~+160℃ 测量介质:粉状或颗粒状物料 柔性度:耐磨橡胶弹簧柔性轴

  应用域:电力、煤炭、冶金、水泥、化工、钢铁等行业

  应用场所:原煤仓、混煤筒仓、渣库、矿石仓、生料仓、熟料仓、配料仓等块状料仓

  测量原理:电机转动技术及等电位测量技术

堵煤报警器SSE-100;220VAC,50HZ,5A 报警输出:常开常闭触点各一对

  堵煤报警器SSE-100采用同步微电机经减速后,带动检测叶片以每分钟一转的速度旋转。当被测物料的料位上升使叶片转动受到阻碍时,检测机构便围绕主轴产生旋转位移。此位移先使一个微动开关动作,发出料位信号。随后另一个微动开关动作,切断电机电源使其停转。只要料位不变这种状态便一直保持下去。

  当料位下降检测叶片失去阻挡时,检测机构便依靠弹簧拉力使其恢复原始状态。先一个微动开关动作,接通电机电源使其旋转一周后使其旋转随后另一个微动开关发出无料位信号,只要没有物料阻挡检测叶片的转动,此种状态也将一直保持下去。

  堵煤报警器SSE-100工作原理:设备安装于料仓侧壁,通过无刷同步电机驱动传动杆末端的测量桨叶旋转,当物料表面到达阻旋安装位置时,阻止桨叶旋转,内部电机被悬挂起来,产生反方向扭矩作用于微动开关上,输出干接点信号,同时使电机停转;当物料下降时,桨叶被释放,弹簧将电机拉回工作位置,微动开关回到初始位置,接点输出信号关闭。

堵煤报警器用于电厂和煤矿溜槽中的一种报警装置,煤仓满量堵料时发出开关量信号,直接接入报警装置中,用于输煤系统中溜槽发生堵塞时的检测,并可提供报警或停机信号,也可与振动电机连接,用以排除堵塞故障。

  本产品采用不锈钢底板和外壳,重型材质,抗压,防爆耐杂

  结构特点

  1、本检测器采用侧压活动门结构,排除故障后,压簧的推力使活动门自动复位;

  2、机内选用无触点接近传感器,动作灵敏,稳定性;

  3、外形尺寸小,便于安装。

  堵煤开关设计采用了防挂料屏蔽TM作用,它能使仪器忽略物料阻塞的影响或物料覆盖在传感元件上的影响。

  电子装置:

  ? 当物料达到传感器上的一个特定点时,提供双刀双掷开关继电器触点闭

  合。继电器触点可用于操作报警器、电磁阀或其它小功率装置。

  ? 为易受干扰的容器,提供了0~60的延时。

  700系列传感元件:

  ? 安装在容器上,或在过程中安装。

  ? 提供射频(RF)导纳的变化,检查物料存在与否。

  1.2 技术

  在一个简单的电容探试器型传感元件中,当物料升高或物料覆盖探针时,探针和介质(导电用)之间或探针和容器壁(绝缘用)之间的电路范围内的电容增大。这是由引起电桥失衡的物料的介电系数(k)造成的。信号被解调(整流)、放大,并增加输出。然而也存在缺点,特别是在探针被覆盖的场合。

接近开关S13ME3HQX

拉绳开关/SAT8-2LS41-手动复位/2常开2常闭 AC220

堵煤开关|RB-HM-SPC925

阻旋式料位计 KSL-SR-20F 3000mmL 下料口防堵料检测

连铸接近开关FMYK-D-C15L-G120 DC24V/常开三芯线

接近开关KLDG-J3-M12NAD3-2

接近传感器MN8-M18G12-POD1-30-Y

接近开关IN40-M30-TO 10-60VDC两线常开输出,额定工作距离40mm

NPN常开耐高温接近开关BEM30-D15NF-T150

焦炉维修双向拉绳开关|型号:JLK4-S U:380VAC I:5A

堵煤报警器SSE-100

接近开关HQ48-96LA

皮带跑偏开关 TS41-XK6Z

霍尔开关JHST102K-****XW

拉线开关/HKLS-S2/600VAC/10A

磁性开关/ALP-T-220-2

撕裂开关S-SLBR-T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