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资源网 > 技术中心 > 产品文库

二肉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DMPE:特性、应用与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性

2024年11月18日 17:36:39      来源:兴旺宝精选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0

分享:

   二肉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DMPE),也被称为1,2-Dimyrist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是一种具有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CAS号为998-07-2,分子式为C33H66NO8P,分子量为635.8528。DMPE作为一种重要的磷脂类物质,在生物医学、药物传递和纳米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MPE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脂质体材料。其熔点范围在191.0至195.0°C之间,沸点高达685.634°C,这些特性使得DMPE在制备脂质体或纳米颗粒时能够保持稳定。此外,DMPE的外观为白色粉末,易于处理和储存。
  在生物医学领域,DMPE因其磷脂质特性而被广泛用作药物载体。磷脂质可以自发形成脂质双层结构,这种结构非常适合封装药物分子,形成纳米颗粒或脂质体。这些载体能够保护药物免受体内环境的破坏,同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DMPE作为磷脂质载体,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递送效率。
  除了作为药物载体外,DMPE还可以与其他分子结合,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分子。例如,DMPE-PEG-FITC是一种由DMPE、聚乙二醇(PEG)和荧光异硫氰酸盐(FITC)组成的复合分子。PEG部分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药物载体的稳定性和循环时间。而FITC部分则作为荧光标签,用于药物传递过程的追踪和监测。这种复合分子在药物传递、生物成像和细胞追踪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药物传递研究中,DMPE-PEG-FITC可以用于制备荧光标记的纳米药物载体。通过脂质复合法将DMPE-PEG-FITC与药物一起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溶剂挥发形成药物载荷的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在体内的分布和药物释放过程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等设备实时监测,为药物传递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此外,DMPE还可以与其他功能分子结合,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复合分子,如OH-PEG-DMPE、NH2-PEG-DMPE、COOH-PEG-DMPE等。这些复合分子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二肉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DMPE作为一种重要的磷脂类物质,在生物医学、药物传递和纳米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使其成为药物载体和复合分子构建的重要基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