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资源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智能锁解决方案分析

2023年02月17日 14:12:41      来源:广州东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8

分享:



  智能锁定义

  智能锁是在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应用各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生物识别等技术,在便捷性、易用性、系统管理和远程监控方面相较传统锁更加强大、*的复合型锁具。市面上智能锁五花八门门类繁多,如果按照开锁方式分大致可分为生物识别、卡类(接触非接触类,如IC卡、ID卡等等)、密码类、近场通讯类(NFC、蓝牙等)智能家居配套类和联网(远程控制开启、闭合)类等几类产品。

  智能锁功能

  智能锁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功能应用得到不断丰富完善并在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拥有指纹、指静脉、人脸、虹膜、短距离无线(蓝牙、NFC)、远程APP、密码及语音等多种开锁认证方式;为用户提供未上锁报警、强制开锁报警、电量不足告警等多种报警防护功能;应用于商业服务,如为公寓提供三表抄送、租期设定、租金自动扣除功能。为酒店提供客人订房、入住、管理、付费、退房智能化服务;为企业提供智能考勤管理。

  智能锁市场规模

  中国智能锁行业及市场发展迅速,截至17年底全国已有1300多家企业,2800多个品牌,预计2017年中国智能锁产量将达到800万套。800万套产量中,占到了60%左右的,随后2000多个品牌占据了30%左右的,其余近千家企业分享不到10%的。预计未来5-10年,智能锁行业将呈现出50%以上的增长,到2020年国内智能锁产量将突破3200万套。

  

   数据来源: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

  智能锁作为智能家居的个“入口”,具有用户粘性高、使用频率高的“两高”特点。中国有14亿人口,近4亿个家庭,而普及率却不足3%,也就是说未来将有97%的家庭有消费升级的可能,这将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同时,随着精装修时代的到来,智能锁预装市场容量也不容小觑。近两年中国智能锁行业仍以消费者普及和教育为主,未来随着智能锁消费市场的成熟,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能锁将达到19.75%,大幅缩小与日韩等成熟市场的差距。

  

  数据来源: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

  智能锁发展面临问题

  电池续航需提高。电池续航是智能锁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目前智能锁常用的电池有5号碱性电池、锂电池。智能锁如果采用的是Zigbee等低功耗技术,续航时间可坚持半年到一年;如果采用WiFi传输,或附有视频功能,则续航时间为1-3个月,甚至更短。如此短的电源续航时间,给智能锁的应用和功能扩展带来了不便。

  生物识别造假。由于指纹、人脸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可复制性,应用场景和算法等制约,假手指、假人脸等造假技术给生物识别技术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同时拒真率、认假率方面在保证安全上仍然有着提升的空间。

  产品价格过高。目前大部分的智能门锁的市场价格都在2500-4000元,一些外资及品牌的智能锁价格甚至还高达五六千、七八千,并且多数智能锁的功能只是停留在“不用带钥匙,简化了几步操作”,与传统的机械锁在本质上区别不大,“不用带钥匙,简化了几步操作”这一有限的使用价值,却需要用户相较传统锁多支出99%~1000%的费用。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个价格过于高昂。

  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智能锁是一个对服务要求很高的行业,对安装的及时性和应急处理的实时性都有要求。为了使智能锁与应用场景环境契合与外界互联互通,安装和检修智能锁都需专业售后人员。但目前整个产业刚刚起步,这方面的产业配套极不完善,严重制约产业快速发展。

  智能锁发展趋势

  助推智能安防、家居生态化。智能锁将与其它安防产品聚合成一整套安防系统,并接入更多的家庭智能应用场景。智能门锁的普及与智能家居的普及形成双向拉动,同时智能门锁在设计上将更注重与智能家居的搭配统一,实现互联、安全、便捷。

  智能锁云端化。未来物联网云平台将成为智能锁行业中的标准配置,通过云平台,围绕智能锁的全链条数据将得到统一存储和高速高效处理,数据资源将在行业内相关者中得到共享,更多更丰富的智能锁应用场景将得以实施。

  价格趋于合理。随着技术的成熟及成本的降低,智能锁的性价比将进一步提高,主流智能锁单价将有望从前两年的3000元左右下降到1500-2500之间。

  采用低功耗通信协议。相比当前广泛应用的无线通信、Wifi、蓝牙等通信技术,NB-IOT具备功耗更低、成本更低、覆盖更广、安全性更强、连接更稳定等明显优势。基于NB-IOT革新性的技术优势,智能锁将由蓝牙连接、WIFI连接逐步过渡到NB-IOT物联技术时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资源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